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一年,我们脚下踩着厚积雪,身上担着祖国人民的希望……

萧山网 萧山网 2022-04-25

“1953年3月16日下午9时35分跨过鸭绿江。”

“1953年9月于朝鲜前线英雄阵地——鱼隐山上照,作为抗美援朝纪念。”

……
 


10月25日,暖阳当日,记者来到抗美援朝老兵丁来兴家中,听他讲述68年前那段泛黄而又鲜明的记忆。
 

脚踩厚积雪,身着薄棉袄

我们修着马路,一步步走到前线




丁来兴的记忆里,还留着一幅清晰的画面:三月,春寒料峭,随着一声长鸣,载着一群稚嫩青年的火车,沿着铁路,冲破茫茫黑夜,向朝鲜驶去……
 
1949年10月4日,丁来兴入伍。

1953年3月,丁来兴21岁,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。


丁来兴抗美援朝时的照片

刚下火车,丁来兴触碰的不是坚硬的陆地,而是厚厚的积雪。零下10°C的天,身上仅有一件衬衫和薄薄的棉袄,前方的路被积雪覆盖,他们修着马路,一路向前,一步一步走到前线。此时,战争的炮响虽已接近尾声,但紧张感还是笼罩着整个部队。“我们在衣服袋里、裤腰带上缝上了通讯地址和名字。”丁来兴说,“万一牺牲了,战友们还能把我们的身体带回家。”
 
美军的轰炸机时不时会在部队前进道路的天空盘旋,一旦被发现,下场只有被机关枪扫射而死的命运。为了躲避美军的侦察,部队白天休息,夜里赶路。“我们白天就睡在山沟里、草堆上。”丁来兴回忆,“晚上很是‘热闹’,步兵走两边,坦克开在中间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向前走。”
 
不知道是第几次把湿透无法再穿的鞋子扔掉,不知道是第几次捂紧衣口跺脚取暖,不知道是第几次和战友头碰着头蜷缩入睡……这段日子,在丁来兴的描述中,仿佛就在昨天。

日子很苦,食不下咽

 但他满脑子却是再多干一点




1953年7月,抗美援朝战争宣布停战,虽不用再打仗了,但此时的边境百废待兴,三八线、渠沟、海防都等着部队去修缮且作为一个卫生兵,丁来兴需要做的事情比其他人更多。
 
“来之前,部队里就给我们进行过怎么包扎、打针等一些基础急救知识的培训……”丁来兴说。一百多个战士只配一个卫生兵,虽然没有上战场抢救,但有他在,团里就多了一份安全感。受伤的时候,大家伙都会找丁来兴包扎,不仅如此,但凡是丁来兴能做到的,不管是后勤还是维修,他都会抢着做。“大家伙都是一样的,没有人偷懒,想着都是多做一点、再多做一点。”
 
前线的生活很苦,吃不饱、穿不暖。当时军队里提供的粮食是高粱米,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丁来兴有些吃不惯:“太粗糙了,我一口要嚼好几下。”周末是他最盼望的时候,队里会架起一个桶,下头放些柴火,把水烧起来让大家洗个澡。有时文化教员还会来队里教队员唱歌,深夜的山头,一百来号小伙子大声唱着军歌,拂去对家乡的思念,扬起对未来的盼望。
 

卸下挚爱的军装

心系祖国发展的情却从未中止




1958年,丁来兴告别了9年的军旅生活,卸下了一身挚爱的军装,独自一人回到了萧山。在国家的分配下,他先后在萧山钢铁厂、县委招待所、萧山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等单位就职,并于1962年与妻子结婚,诞下三子。
 
“我现在生活那么幸福,全是国家和政府的关照。”丁来兴的脸上满是笑意,“没有党,就没有现在的幸福。”这个已近90岁高龄的老人脸上还带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期望:“现在交通工具跑得越来越快,楼房盖得越来越高,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,我相信,中国的未来会更好!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记者后记

刚走进丁来兴家中,我们就看到了这位身形清瘦、精神矍铄的老人,他一见我们,就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吃水果。丁来兴的家里收拾得很是干净整洁,不难想象,年轻时的他,也一定手脚勤快、大方好客。

采访途中,丁来兴的妻子滕奶奶还主动向我们提起今年国庆热映的电影《长津湖》。原来,丁来兴夫妻也观看了这场电影。看完后,丁来兴一直念叨着电影里的场景,对老伴说:“一模一样,就是这个样子的。”
 
采访最后,丁来兴一直向我们重复着一句话,他说:“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。”他的语气中,满是对党的忠诚和爱。
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;保和平,卫祖国,就是保家乡……”今天是抗美援朝71周年纪念日,这是一段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记忆。71年前,他们出征朝鲜,保家卫国;71年后,我们抚今追昔,薪火相传。

向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!
 
文字 | 见习记者 林青颖  记者 高艺炯
视频 | 记者 旷野 高艺炯
常驻小编丨萧网君

猜你喜欢

·最高可补助65200元!现在就能申请参加

·全国停售!紧急召回……这药你家可能也有

·又一新停车场投入使用!萧山这个镇居民乐开花

·本土+35!文旅部紧急通知!杭州一地紧急提醒!

·浙江明确,12月1日起执行!


长按识别二维码 关注我们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